高三语文必学二复习要点

点击数:616 | 发布时间:2025-01-30 | 来源:www.kcftbm.com

    高中学习技巧其实非常简单,但这个办法要一直维持下去,才能在最后考试时看到效果,假如对某一科目有兴趣或者有天分异禀,那样学习成绩会有明显提升,如果是学习动力比较足或是遭到了一些积极的影响或刺激,分数也会大幅度上涨。智学网高中三年级频道为你筹备了《高三语文必学二复习要点》,期望帮你一臂之力!

    1.高三语文必学二复习要点


    1、第一位女诗人是:蔡琰(文姬)

    2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:史记

    3、第一部词典是:尔雅

    4、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:永乐大典

    5、第一部诗歌总集是:诗经

    6、第一部文选:昭明文选

    7、第一部字典:说文解字

    8、第一部神话集:山海经

    9、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:世说新语

    10、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:搜神记

    11、第一部语录体著作:论语

    12、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:春秋

    13、第一部断代史:汉书

    14、第一部兵书:孙子兵法

    15、文章西汉两司马:司马迁。司马相如

    16、乐府双璧:木兰词、孔雀东南飞,加上《秦妇吟》为乐府三绝

    17、史学双璧:史记、资治通鉴

    18、二拍:初刻拍案惊奇、二刻拍案惊奇(凌蒙初)

    19、大李杜:李白、杜甫;小李杜:李商隐、杜牧

    20、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:鲁迅、郭沫若

    21、三不朽:立德、立功、立言

    22、三代:夏、商、周

    23、《春秋》三传:左传、公羊传、谷梁传

    24、三王:夏禹、商汤、周公

    25、三山:蓬莱、方丈、瀛洲

    26、三教:儒、释、道

    27、三公:周时,司马、司徒、司空西汉,丞相、太尉、御史医生,明清,太师、太傅、太保

    28、三曹:曹操、曹丕、曹植

    29、公安三袁:袁宗道、袁宏道、袁中道

    30、江南三大古楼:湖南岳阳楼、武昌黄鹤楼、南昌滕王阁

    31、岁寒三友:松、竹、梅

    32、三辅:左冯翊、右扶风、京兆尹

    33、科考三元:乡试,会试,殿试和自的'1、(解元,会元,状元)

    34、殿试三鼎甲:状元、榜眼、探花

    35、中国三大国粹:京剧、中医、中国画

    36、三言:喻世明言、警世通言、醒世恒言(冯梦龙)

    37、儒家经典三礼:周礼、仪礼、礼记

    38、三吏:新安吏、石壕吏、潼关吏

    39、三别:新婚别、垂老别、无家别

    40、郭沫若“女神”三部曲:女神之再生、湘果、棠棣之花

    41、茅盾“蚀”三部曲:幻灭、动摇、追求农村三部曲:春蚕、秋收、残冬

    42、巴金“爱情”三部曲:雾、雨、电“激流”三部曲:家、春、秋

    43、第一部国别史:国语

    44、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:国策、战国策

    45、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:晏子春秋

    46、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:屈原

    47、第一首长篇叙事诗:孔雀东南飞(357句,1785字)

    48、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:《典论·论文》(曹丕)

    49、第一位田园诗人:东晋,陶渊明

    50、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:南北朝梁人刘勰的《文心雕龙》

    51、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:南北朝梁人钟嵘的《诗品》

    52、第一部科普作品,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:北宋的沈括的《梦溪笔谈》

    53、第一部日记体游记:明代的徐宏祖的《徐霞客游记》

    54、第一位女词人,亦称“一代词宗”:李清照

    2.高三语文必学二复习要点


    1.数

    ①愿令得补黑衣之数

    ②数口之家,可以无饥矣

    ③则胜负之数,存亡之理,当与秦相较,或未易量

    ④扶苏以数谏故,上使外将兵

    ⑤数罟不入洿池

    ⑥蒙冲斗舰乃以千数

    2.直

    ①中通外直,不蔓不枝

    ②直不百步耳,是亦走也

    ③系向牛头充炭直

    ④予自度不能脱,则直前诟虏帅失信

    3.发

    ①百发百中

    ②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

    ③涂有饿莩而不知发

    ④野芳发而幽香,佳木秀而繁阴

    ⑤主人忘归客不发

    ⑥大阉亦逡巡畏义,很之谋很难猝发

    ⑦安能屈豪杰之流,扼腕墓道,发其志士之悲哉

    4.兵

    ①非我也,兵也

    ②穷兵黩武

    ③必以长安君为质,兵乃出

    ④草木皆兵

    5.胜

    ①驴不胜怒,蹄之

    ②不违农时,谷不可胜食也

    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

    ④日出江花红胜火,春来江水绿如蓝

    ⑤予观夫巴陵胜状,在洞庭一湖

    6.于

   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

    ②寡人之于国也

   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

    ④移其民于河东

    ⑤移其粟于河内

    ⑥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

    7.王

    ①然而不王者

    ②梁惠王日

    8.以

    ①请以战喻

    ②可以无饥矣

    ③以时入山林

    ④申之以孝悌之义

    9.食

   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

    10.之

    ①填然鼓之

    ②王道之始也

    ③申之以孝悌之义

    ④寡人之于国也

    ⑤无如寡人之用心者

    ⑥鸡豚狗彘之畜

    3.高三语文必学二复习要点

    1、安步当车:古时候称人能安贫守贱。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。

    2、安土重还:安于本乡当地,不愿随便迁移。

    3、筚路蓝缕:驾着柴车,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。形容创作的艰苦。

    4、杯水车薪: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。比喻无济于事。

    5、别无长物:没多余的东西,形容穷困或简朴。

    6、不孚众望:不可以使群众信服。

    7、不为已甚:指对其他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。

    8、不落窠臼:比喻有独创风格,不落旧套。

    9、不容置喙:不容其他人插嘴。

    10、不塞不流,不止不可以: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,新思想、新文化就不可以树立起来。

    11、不以为然:不觉得是对的,含有轻视之意。

    12、不以为意:不放在心上,不加注意。

    13、不刊之论:形容不可以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。

    14、蚕食鲸吞:用各种方法侵占吞并。

    15、分庭抗礼:目前用来比喻平起平坐,互相对立。

    16、狗尾续貂: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,看上去好坏不相称

    17、管窥蠡测:比喻对事物的察看和知道非常狭隘、非常片面。

    18、沆瀣一气: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块。

    19、怙恶不悛:坚持作恶,不愿悔改。

    20、讳莫如深:隐瞒的再没比它更深的了。

    21、济济一堂:形容不少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块。

    22、集腋成裘:积少可以成多。

    23、间不容发:距离极近,中间不可以放一根头发,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。

    24、见微知著:见到微小的征兆,就能察知进步的趋势。

    25、江河日下:比喻状况一每天坏下去。

    26、胶柱鼓瑟:比喻拘泥固执,不知变通。

    27、开门揖盗:比喻引进坏人,自招祸患。

    28、梁上君子:代称窃贼。

    29、屡试不爽:屡次实验没差错。

    30、鳞次栉比: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的非常密,非常整齐。

    31、令行禁止:有令必行,有禁必止,形容严格实行法令。

    32、披肝沥胆:比喻真心相见,倾吐心里话。

    33、期期艾艾:形容口吃。

    34、如数家珍: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知。

    35、三缄其口:形容说话过分小心,不敢或不愿开口。

    36、三人成虎: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,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。

    37、色厉内荏:外表强硬,内心空虚。

    38、尸位素餐:空站着职位,不做事而白吃饭。

    39、拾人牙慧:拾取人家只言片语当作我们的话。

    40、石破天惊:多用来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。

    41、弹冠相庆:指一人当了官或升官,他的同伙也相互庆贺有官可做。

    42、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:比喻只须为人真诚,忠实,为人品德高尚就自然遭到大家的尊重和景仰。

    43、为渊驱鱼、为丛驱雀:比喻不擅长团结或笼络人,把可以依赖的力量赶到敌人方面去。

    44、文不加点:形容写文章非常快,不需要涂改就写成。

    45、五风十雨:形容风调雨顺。

    46、宵衣旰食:天不亮就着装起来,天黑了才吃饭。形容勤于政务。

    47、烜赫一时:在一个时期内,名声威势非常盛。

    48、虚与委蛇:对人虚情假意,敷衍应酬。

    49、一傅众咻:一人教,海量的人干扰。

    50、余能可贾:还有力量没用完。

    4.高三语文必学二复习要点


    古今异义

    1.亲戚

    古义:内亲外戚;今义: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

    2.情话

    古义:知心话;今义: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

    3.有事

    古义:农事;今义:指有事情

    4.窈窕

    古义:幽深曲折的样子;今义:指女子文静而美好

    5.来者

    古义:将来的事情;今义:来的人

    6.征夫

    古义:行人;今义:出征的士兵

    7.扶老

    古义:手杖;今义:扶持老人

    8.风波

    古义:指战乱;今义:常用来比喻乱子

    9.人事

    古义:指做官;今义:指关于员工的录用、调配、奖惩等工作

    10.去留

    古义:指生死;今义:离开留下

    11.寻

    古义:不久;今义:探寻

    12.交

    古义:交互,都;今义:常用义“交友”、“交通”等

    5.高三语文必学二复习要点


    1、文言实词

    1.通假字

    北冥有鱼

    小知不及大知

    此小大之辩也

    旬有5日而后反

    而徵一国

    御六气之辩

    2.古今异义

    腹犹果然

    古义:食饱之状今义:副词,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

    众人匹之

    古义:普通人今义:多数人,大伙

    虽然,犹有未树也。

    古义:虽然如此今义:转折连词

    穷发之北

    古义:毛,草木今义:头发

    小年不及大年

    古义:寿命长的今义:丰收年;新年

    3.一词多义

    辩此小大之辩也

    而御六气之不辩

    知之二虫又何知

    小知不及大知

    名北冥有鱼,其名为鲲

    圣人无名

    息去以6月息者也

   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

    4.词类活用

    名词用作动词。而后乃今将图南/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

    使动使用方法。德合一君/彼于致福者/而徵一国者

    3、文言句式

    1.判断句

    此小大之辩也

    《齐谐》者,志怪者也

    穷发之北,有冥海者,天池也

    2.省略句

    翱翔蓬蒿之间

   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

    众人匹之

    众人匹之,不亦悲乎

    3.疑问句

   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

    奚以知其然也

    彼且奚适也

    4.倒装句

    而莫之天阏者

    彼且奚适也

    奚以知其然也

   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

    翱翔蓬蒿之间

  • THE END

    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,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。

专业院校

返回顶部

Copyright©2018-2024 国家人事网(https://www.zbxggc.com/)
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-1

  • 国家人事网微博

  • 国家人事网

首页

财经

建筑

医疗